祖长云:让GPS定位系统成为“公车私用”的“定海神针”
新疆塔城地区7县市和72个直属部门、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、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等相继推行公车GPS定位系统,不仅节省了燃油费,群众举报明显减少。(3月17日中新网)
实际上,近来公车私用现象屡禁不止,深为公众诟病。公车私用不仅造成公共资源浪费,而且还会滋生官僚主义、享乐主义,导致部分干部产生不良价值取向,损害政府形象,从而疏远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。可见,肃清以“公车私用”为代表的“车轮腐败”歪风的确势在必行。而引进以先进科技为支撑的GPS定位系统技术也无疑是招好棋,应当让GPS成为“公车私用”的“定海神针”。
公车装上GPS,是高科技时代下充分利用高科技产品给公车私用装的一个“定位仪”,实时监控公车的速度、油耗、行驶的位置等。同时,一旦公车出现超速、驶出县境等情况,后台的软件都会自动报警。通过定位可以有效的对公车的活动范围进行监督和审查,对那些惯于公车私用的公职人员具有一定威慑,也确实是值得“点赞”。
其实,在广东、甘肃、湖南、四川等省份已经建立了公务用车GPS定位制度,并在有力遏制公车私用上取得了一定振奋人心的成效。广州从2011年起即作为试点,开始在公车加装GPS。据广州市纪委公布的数据,按每年每车减少5000公里节省5000元计算,全市已安装GPS的8491辆车每年节省费用约合计人民币4200万元。
言及于此,笔者认为,制度的好坏不在于制定之初效果如何,而在于是否能够持久、坚持。用GDP定位公车只是遏制公车私用的开始,如何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,并且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值得深思。只有在平时工作中,加强干部的廉政思想教育,规范制度约束,完善群众和大众传媒的监督机制,才能真正迈开杜绝公车腐败大步子,从而让公车腐败真正实现减少乃至消除。
TAG:
评论加载中..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