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州率先全省采用GPS定位技术管理古树名木

   今日是“世界森林日”,记者日前走访我市相关单位,了解我市古树名木的保护情况。据了解,我市从2002年起,多次对全市的古树名木进行普查建档,1781株古树名木已由市发文公布并挂上标牌,以便识别和保护管理。据普查,我市仍有3300多株接近百年的古树拟列入建档范围。

 

  全市古树名木挂牌率100%

 

  记者日前在罗浮山看到,一棵高20多米、冠幅10多米的“人面子”树,枝繁叶茂,绿绿葱葱。据市绿委办工作人员介绍,这棵“人面子”有1200多岁,已成“千年树妖”。据悉,这棵“人面子”是我市最老的古树。

 

  市绿委办工作人员王振良介绍,一直以来,我市特别重视古树名木的挂牌建档工作,在2011年第二次普查古树名木时,对第一批古树名木的牌子进行了全面清查和补挂,截至目前,全市古树名木挂牌率达到100%

 

  据了解,1781株古树名木中,一级古树名木37株,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2.1%;二级的206株,占11.6%;三级的1538株,占86.3%。树种有榕树、龙眼、荔枝、樟树等,涵盖了桑科、松科、樟科等科别。

 

  为加强全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,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具体要求,我市所有树龄达到50年以上的树木都要列入古树名木范围进行保护管理。

 

  鼓励个人报告发现古树名木

 

  记者了解到,为有效保护好古树名木,各县(区)加大投入,每年拨出一定经费,用于古树名木养护管理。如惠城区将古树名木保护作为建设文化惠州的一部分,在全省首先采用GPS定位技术对全区古树名木进行卫星定位,对古树名木保护初步实现数字化管理。惠阳区加强了叶挺故居周围古樟树群的保护,发动乡贤捐资,建成了一个面积约50亩的古樟公园。

 

  据悉,目前我市正在制定关于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相关办法,实行分级保护,拟规定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;树龄在300年至499年之间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;树龄在100年至299年之间的古树实行三级保护;名木均实行一级保护。

 

  同时,鼓励单位和个人报告所发现的古树名木,有关绿化委则应根据报告及时进行调查,更新古树名木资源档案。古树名木管理部门要据当地情况,每5年确定一批树龄接近100年的树木作为古树后备资源,并参照三级古树进行保护。本报记者黄秀霞 通讯员张言扬

 


TAG:
评论加载中...
内容:
评论者: 验证码:
  

在线客服

电话020-61132085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手机18502050707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销售咨询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售后服务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