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响GPS定位精度的因素及应对方法
如今在车辆上配备GPS定位设备越来越普及,GPS电子产品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性。但是,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GPS的定位精准度或许未能如愿达到我们的要求。
曾有客户向我们反映过以下情况,GPS定位设备是正常运作,但GPS监控平台显示车辆的位置信息与实际的位置不符,或者车辆当前是静止没有运作的,但是监控平台显示的位置有较大的距离,这就是行内所说的“漂移”现象。到底什么因素导致GPS定位精度有差异?怎样才能避免此现象的发生?
在解答GPS定位精度差异之前,我们先了解一下GPS是怎样根据卫星信号来实现定位的。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划分三个部分:空间部分、地面监控部分、用户设备部分。GPS定位的基本原理:卫星不断发射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,GPS定位设备接收到信号后根据三角公式计算便得出设备的位置;三颗卫星可进行2D定位(经度、纬度),四颗卫星则可进行3D定位(经度、纬度及高度)。通过接收机不断的更新接收信息,就可以计算出移动方向和速度。

简单了解GPS定位原理后,我们再看看,影响GPS定位精度的因素及应对方法:
1、信号延迟刷新:
此现象较多出现在GPS定位设备初始安装时。由于设备从启动到GPS信号、GPRS信号的接收、位置信息的传输过程,会出现一个信号延迟的现象,导致监控平台显示的位置信息不及时,从而出现与车辆实际位置有3-5分钟的位置偏差。
应对方法:重新启动设备或移动车辆。

2、长期停留导致车辆位置更新延迟。
有时候,车辆长期的停留在同一个位置(≧5天)才再次移动,由于车辆的位置信息更新需要大约3分钟才能完成,因此,会出现车辆已行驶一段距离但位置仍停留在原地的现象。
应对方法:重新启动设备指令,以达到快速重新定位的功效;或等待三分钟左右,只要数据信息更新完毕即可准确定位。
3、受环境影响GPS信号弱。
定位信息的精准度取决于车辆行驶的周边基站的覆盖强度,如果车辆行驶或停留在隧道、地下停车库等GPS信号较弱的地方,位置信息传输速度慢,导致平台位置与车辆实际位置有偏差。
应对方法:车辆行驶至GPS信号正常的区域即可恢复。


小结:GPS定位的精准度,除了设备本身的原因,还与车辆所处的位置GPS信号强弱程度密不可分的;一般车辆行驶至GPS信号通畅的地方此问题即可解决。
TAG:
评论加载中...
|
下一篇: 没有了!